
11月3日上午,廣信區清水鄉洪家村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的快遞驛站內,村民周旭站在智能快遞箱前用手機輕松一掃,便取走了給孩子新買的衣服。“在村內取件,不額外收取老百姓任何費用,快遞進村是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實事。”周旭笑著說,以前取件來回得騎20分鐘電動車去鄉里拿。“快遞進村”不僅方便村民收取包裹,也為本地農產品打通了外銷渠道。
洪家村快遞驛站投入運營以來,配備了兩臺共110個柜口的智能快遞箱,不僅提升了投遞效率,也增強了包裹保管的安全性。24小時自助服務與簡易的掃碼取件流程,讓村民暢享電子商務的便利,推動了農村消費升級與生活品質提升。
在雙溪村休閑廣場的超市里,店主李嘉俊一邊整理貨架,一邊核對剛送達的快遞。“我這超市也是快遞驛站,鄉親們來買東西,順手就把快遞取了。”他說,“作為快遞服務點,郵政公司還給予了我們包裹分揀補貼。”
走進清水鄉清水村快遞站點,只見前來取件的村民絡繹不絕,貨架上包裹擺放有序。“女兒網上給我買的空氣炸鍋,今天剛到。報個取件碼,工作人員一會兒就找到了,機器掃一下就能取走,真省心!”一位大叔樂呵呵地說。
作為全鄉的快遞分撥中心,清水村站點日均處理包裹量超過2000件,聘請7名工作人員,每天分兩個時段集中收發快遞,運轉高效。“目前清水鄉已在墩底、洪家、前汪、雙溪、左溪、清水等6個村設立7個快遞站點,并設置了惠農快遞箱,真正把服務送到了群眾手里。” 廣信區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副總經理蔣道卿介紹,2024年起,在郵政公司牽頭下,圓通、申通、順豐等多家快遞企業整合進駐同一站點,實現資源集約與服務一體化。
近年來,清水鄉筑牢為民服務“生命線”,把基層治理聚焦到“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易感知、能受益”的民生實事上,暢通群眾訴求渠道,真正做到讓群眾少跑路,服務多跑腿,利用快遞“小支點”撬動民生福祉大格局,百香果、小香薯、藍莓、紅美人等農副產品,借助暢通的物流網絡走向更廣闊市場,有效帶動就業與農民增收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