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配件撬動大產業
余干聚力鍛造汽摩配產業集群
本報訊 韓海建 記者徐素琴報道:機械臂精準抓取汽車零部件,沿軌道輕盈穿梭。每完成一道工序,智能傳感器立即亮起指示燈,實時將數據傳至中央控制系統。近日,記者走進余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江西榮獲科技有限公司車間,撲面而來的科技感令人印象深刻。在這里,一大批汽摩配制造企業正將“小配件”做成“大產業”,在專業賽道上瞄準專精特新持續發力,依托國內完整的產業鏈探索先進制造路徑,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新動能。
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,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”。余干縣堅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融合化發展方向,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、培育新質生產力,持續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,努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構筑并鞏固核心競爭優勢。
“我們生產線每天可制造4000只輪轂,主要銷往歐洲、中東等地。”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卸春介紹,全自動機械臂將銀白色鋁液注入模具,經過鍛造和噴涂,加工成一個個成品輪轂,再由工人打包準備發往海外,“目前市場需求旺盛,訂單已排到幾個月后。”
“每天有200多種汽摩配件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。”園區管委會主任譚文輝說,2018年,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,不少外地企業積極尋求擴張機遇。“在與部分企業接洽后,我們決定把握機遇,明確將汽車、摩托車配件制造作為主攻方向,著力培育布局集中、協作緊密、配套完善的汽摩配產業集群。” 在此背景下,余干縣將汽摩配產業確立為首位產業,攜手浙江省溫州市共建汽摩配產業集群,積極承接溫州相關產業轉移,實現優勢互補、協同發展。截至2024年底,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,入駐汽摩配產業園的100余家企業之間,已形成生產工藝優勢互補、原料產品供應配套的良好生態。
從數年前的“從無到有”,到如今的“從有向優”,余干縣汽摩配產業呈現出動能持續積蓄、規模快速裂變的良好態勢,不僅有力拉動了縣域經濟增長,也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。目前,余干已建成全省企業最集中、規模最大、品類最全的汽摩配專業產業園,產品涵蓋200多個種類,吸納產業工人6000余名。2023年8月,該縣汽摩配產業成功獲評省級特色產業集群。
“余干縣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,緊扣‘1269’行動計劃,積極引進總成及整車制造企業,培育壯大特色鮮明、優勢突出的汽摩配制造業集群,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,為建設制造強市貢獻澎湃動能。”余干縣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。